开云体育
潮评丨AI通识开云体育选修课火爆期待更多高校主动“吃螃蟹”
近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AI通识选修课的火爆场面,引发了舆论关注。据光明日报报道,该校推出的《AI实战:从零到精通DeepSeek》通识选修课,首讲便出现12校联动、线余人同频学习的盛况。
当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如燎原之火,几乎席卷了各个行业:政务、能源、通信、医疗等多个领域纷纷快速接入DeepSeek模型,诸多企业基于它开发出智能客服、智能写作助手等应用,为日常办公与业务开展带来了极大便利。在消费端,搭载DeepSeek的智能音箱、智能玩具等产品也备受消费者青睐,迅速走红市场,甚至在玩具行业,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后的AI玩具,为产业升级拓展了全新视野,广东地区相关企业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股AI热潮,也引发了教育界的深刻反思。如何顺应潮流主动拥抱AI,培育数字科技复合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作为浙江省人工智能学院建设主体,杭电在学校信息学科群特色优势基础上,整合优势学科、专业资源,集聚学界、产业界精英力量,主动“吃螃蟹”开设了浙江省高校首个通识选修课,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与浙大DeepSeek系列专题线上公开课不同,杭电版DeepSeek课程注重实战实践,在熟悉大模型原理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理解开源协作与软硬协同的价值。课程内容丰富且实用,不仅深入讲解DeepSeek的核心架构、大模型优化策略等关键技术,还探索其在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杭电开设的AI通识选修课,以创新之姿,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开启了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教育实践的新征程。传统AI课程多集中于计算机专业,而杭电的DeepSeek课程以通识选修形式面向全校开放,打破学科壁垒,推动“AI+X”的跨学科实践。课程内容设计兼具深度与广度:从大模型技术原理到伦理思辨,从代码生成到企业级应用案例,这种设计让学生不仅掌握工具,更形成“技术+人文”的双重视角。
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方面,该课程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课程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为核心载体,强调“开源协作”与“软硬协同”的国产化路径。这种教育实践不仅回应了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更将技术自主意识深植学生心中。课程负责人余宙教授表示,要在AI技术竞争中,探索国产化突围路径,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知识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杭电AI通识选修课首讲火爆,不仅是高校课堂的“流量密码”,更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在数字科技时代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深刻探索。借AI通识教育“东风”,扬起数字科技复合型人才培育之“帆”,杭电为高校AI教育提供了新范式。如何让每个学生成为“AI时代的解题者”,期待更多高校能够积极行动起来,结合自身实际,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数字科技复合型人才,推动我国数字科技领域的发展,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